□ 宋雁龄
很多城市都有人民公园。
在许久以前的记忆里,家乡的人民公园里有花花草草,游廊亭阁,湖泊夏荷,还有动物园!我小时候,父亲在人民公园种花。听母亲讲,每天一大早,父亲就会骑自行车去上班,忙到天黑才回家。我四岁那年深秋,父亲带我和母亲去他工作的地方,那是我第一次去人民公园,只记得,里面有很多树,很多菊花,树叶黄了,落在湖中,与开败的荷花、枯萎的荷叶纠缠在一起。还有猴子,它们好敏捷啊,从石山这一头,跳到那一头。
我现在居住的城市也有人民公园,在人民广场南侧。从公园北门进去,沿着路顺时针行走,即可望见林木葱茏、端严秀整的山坡,一条石阶绵延着通向坡顶。坡南麓是湖,湖岸垂柳摇曳,空地种植苍松翠柏,还分割出几块健身地带。湖中心有一个小岛,建有抱月亭,西侧有九曲桥,北面是三孔月桥,把岛与湖岸相连起来。夏天,游人可在湖面泛舟,亦可在桥上喂鱼。冬天,则在上面滑冰。
湖东边是游乐场,女儿小的时候,我经常带她到公园里玩。北门口的棉花糖机嗡嗡响着,片刻间,一个白白胖胖的棉花糖出锅了,轻轻舔一口,绵绵软软,入口即化。我们一起开碰碰车,钓小金鱼,抑或爬上山坡找春天。她再大一些的时候,我们加入晨跑的队伍中,围着公园里的步道跑步。
前些年七月,我开启了一场惬意的成都休闲之旅。飞机刚在双流机场降落,我的心便开始砰砰跳动,除了那些想去必去的景点,还有一个地方让我向往,那就是成都的人民公园。
成都人民公园原名少城公园,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祠堂街少城路,有三条游览线路,我选择最简单的一条,从正门进,经金水溪,直入鹤鸣茶社。
鹤鸣茶社有百余年的历史,几经转手仍保有川西古俗茶馆的风貌。成都竹子多,茶社的椅子多为竹靠椅,一二百张矮桌竹椅被紫藤、柳树环绕。茶社除了供应茶,还提供早餐。铺子有“年头”,吃茶的茶客也有“年头”。除了老茶客,游客也渐多起来,都想来一场成都慢生活的沉浸式体验。老先生、老太太们吃茶、打牌、掏耳朵,年轻人看书、打瞌睡。有自带卤味和零食谈天说地的,还有把工作带到茶桌,说正经事儿的。
盖碗由茶盖、茶碗和茶船组成,点一杯蒙顶山黄芽,左手托起茶船底,右手提起茶盖,轻轻拨开茶叶,茶叶饱满,茶汤清澈,回甘极好!茶博士手拿长嘴铜茶壶,一番说唱,举高或者从身后将水倒入茶碗,真是惊险。
吃茶时,自带工具的采耳师傅在茶社里游走着,他们观察着客人,客人望着他们。采耳,俗称“掏耳朵”,就是把耳屎挖出来、清洁耳道,提高听力,如此不起眼的事儿,到了成都,不仅被做成了一桩生意,一项产业,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喝完一杯,正要添茶,一位采耳师傅来到桌前,只见他戴好头灯,把手头的家伙什儿依次排开,问要不要试一试,巴适得很!我正在犹豫,邻桌一位男子叫走了采耳师傅。一番讨价还价,男子坐直身体,闭上眼睛,采耳师傅把一个细细长长的东西放进男子耳朵,像是刮碎屑。接着,选一根长而韧的细丝,探进耳道,轻点数下,男子眯起了眼睛。随后,耳扒、耳起轮番上阵,在耳朵里撬着什么,撬完,换用镊子夹。一把带毛的细棒又伸进了耳朵里,像是在进行按摩!没想到,这还没完,最后,竟然轻敲音叉,给耳朵又来了一场全方位的“音乐疗愈”。
历史的长河总是向前奔流着,人们在不同的城市奔波忙碌,而公园依旧在那里,诉说不一样的岁月静好,恬淡安然。
(作者单位:秦皇岛市公安局海港分局)